时间:2025-01-07 浏览量:
来源:经济日报
在复兴号以350公里时速飞驰在神州大地的同时,一些大山深处、偏僻山乡,仍然运行着81对“慢火车”。它们的平均时速只有40公里,乘客大都是乡民和学生,尽管常年亏损,但开行列数并没有减少,仍坚持以最低仅1元的票价,搭载着千百万贫困地区老乡实现小康的梦想,每日穿行在群山之中。
人们管这些慢悠悠的列车叫“小慢车”,小和慢,正是它的魅力所在。
对老乡意味着希望
相对于高铁的快,“小慢车”低廉票价更能吸引沿线村民,帮助他们解决生计问题。绿皮的车厢,简单的座椅,彝族老乡背篓里不时探出脑袋的小鸡仔……登上5633次“小慢车”,如同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了上世纪。
春季,红彤彤的樱桃是“明星产品”;初夏,是蕨菜、青岗藤、蒲公英收获的季节;8月,红皮马铃薯带着泥土芬芳登上车厢;10月,大凉山苹果令人沉醉……不同时节,大山里都有着不同的物产。然而,闭塞的交通把好东西挡在了山里,当地经济难以发展。
50年前,成昆铁路通车,将曾经闭塞的土地与外界连通。运行于普雄与攀枝花之间的5633/5634次列车随之开通。“虽然火车每个站只停靠几分钟,但对大凉山的老乡来说,意味着出去、回家、希望。”在这趟车上工作了20多年的列车长刘伟说。
55岁的喜德县乐武乡人阿苦拉古每隔几天都要乘坐这趟列车进城,鼓鼓囊囊的大背篼和蛇皮袋里,塞满了农作物、家禽。阿苦拉古说,“到了县城把自家的‘宝贝’卖个好价钱,再买点面粉、菜油等生活必需品回家”。
为了方便群众,车厢专门做了改造,每节车厢两头拆除了两排座位,用于堆放行李和货物。列车上还有一节专门运牲畜和大件行李的车厢,免费为群众运送牲畜,最多时装了86只羊、8头猪、62只鸡。
靠着“小慢车”,当地群众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。“以前老乡带的干粮只有土豆、玉米粑粑”,5633/5634次列车长阿西阿呷说,现在出去打工和做生意的乡亲们越来越多,老乡们不仅不愁吃喝,也更爱美了,穿着越来越时尚。
阿苦拉古几年前在家门口开了间小卖部,坐着几元一次的“小慢车”去进货,生活逐渐富足起来,现在准备在喜德盖个房子。50年来,“小慢车”在这条铁路线上,见证了无数家庭变得越来越好。
为山区孩子打通求学之路
虽然速度慢,运行时间长,但车上的时间不会浪费,孩子们都会在车上学习知识。
每天12点一过,6063次列车长向宝林和班组职工把通学车厢里的书籍整理一遍,把列车员们最新捐的课外书摆在显眼位置。6063次列车是由陕西宝鸡到四川广元的普速列车,是沿途不少学生上学的“校车”。为了让孩子们在车上更好地学习,这趟列车设立了一节可供阅读学习的车厢。
“小时候我就是每周坐这趟列车去上学的。当时没有通学车厢,也没有这些图书。”已经是西北大学学生的牛巧花羡慕地说,流动的火车图书馆照亮了求学孩子的梦想。
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武器,交通不便是影响偏远山区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障碍之一。行走在全国各地的“小慢车”,都把助学放在重要的位置,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打通求学之路。
宝鸡电务段信号工助理工程师袁喆20多年前就坐这趟“小慢车”从甘肃徽县去略阳上小学。“我印象最深的是有次遇到了一位初中生。”袁喆说,这个孩子上学坐火车只需几十分钟,但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没赶上火车就只能沿着山路走4个多小时。“山区孩子太不容易,他们需要这趟车安全到校。”
“小慢车”还改变了乡民们的观念。阿西阿呷回忆说:“山里人对让女孩读书热情不高。小学一年级时,我们班有5个女生,二年级时就只剩两个了。”“小慢车”来到山里后,乡民们观念逐渐改变。“他们发现铁路工作人员里有不少女性。”渐渐地,坐“小慢车”的学生多了起来,男孩女孩都有。
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
与高铁的商务风不同,“小慢车”的烟火气更浓。布尔伍莫乘坐5633次列车的目的是收购蕨菜,一趟车下来收购了300多斤。
与别的火车不同,买卖交易在“小慢车”上非常普遍,许多老乡甚至在下车前就把东西卖完了。在车上还能看到缠着头巾、怀抱小鸡仔的老大娘,拿着烟斗的老大爷,刚进完货的小卖部老板娘……老乡们在“小慢车”上聊天、交朋友、做买卖,热闹得像集市。
虽然没有空调和卧铺,但因为票价便宜,乘客都是常客,再加上开得慢,列车员和乘客们有更多时间相处,慢慢都处成了朋友。
阿西阿呷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车上有喜事,沿线乡民会乘着这趟火车迎亲、送亲。每到这个时候,她总会来上一嗓子,老乡们也会跟着唱和,歌声一路飘扬。
阿西阿呷给很多人讲过“两个鸡蛋的故事”。一次,阿西阿呷在巡视车厢时,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阿妈坐在地上,因为身后背篼里的土豆太重无法起身。阿西阿呷赶紧走过去,帮她把背篼扶起来。没想到的是,阿西阿呷第二天上班又看到了这位老阿妈。老阿妈从兜里掏出两个煮熟的鸡蛋说:“打听到你今天上班,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,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,就是为了给你送两个鸡蛋。”
阿西阿呷捧着这两个带着体温的鸡蛋,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。“这是彝族乡亲对‘慢火车’真挚的情感,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阿西阿呷说。
尽管“慢火车”是亏钱的,但对沿线群众来说却特别重要,因此铁路部门一直坚持开行,并累计投入5.8亿元对列车升级改造。2017年以来,全路常态化开行公益性“慢火车”81对,覆盖21个省份,经停530个车站,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。公益性“慢火车”始终执行国家1995年批准的普速旅客运价率,25年未涨价,远低于公路票价水平。
不涨价的“小慢车”渐渐开进了沿线百姓的心窝里,温暖了他们的心。(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记者 齐 慧)